智能制造数控铣床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点击次数:2239 更新时间:2016-12-12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推动智能制造实施“两步走”战略:*步,到2020年,智能制造基地和支持能力的发展显着增强传统制造业的重点,基本实现数字制造,有条件,在智能化转型中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行业;第二步,到2025年,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,初步实现重点数控铣床行业,智能化转型 1加快智能制造设备的发展,掌握关键技术和设备,提高质量和可靠性,促进在关键应用领域的一体化; 二,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创新,突破一些关键共性技术,布局和积累一批核心知识产权; 三,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,进行标准研究和实验验证,加快标准体系的修订,促进使用; 四是打造工业互联网的基础,研发新型工业网络设备和系统,信息安全所有硬件和软件产品,构建测试验证平台,建立和完善风险评估,检验和信息共享机制; 五,加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广力度,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新模式,选择智能制造基准企业,不断总结相关行业移植,推广的经验和模式; 在“中国制造2025”关键领域推进数字化车间/智能化加工中心工厂在传统制造业试点建设中推进数字技术,系统集成技术,智能制造设备的使用; 7,促进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,引导中小企业推进自动化,构建云制造平台和服务平台; 8培养智能制造生态系统,加快发展多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,发展数控铣集团,做一批“专业技术”配套企业; 9,促进区域智能制造协同发展,促进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建设,加强互联网区域间智能制造资源共享与协作; 10打造智能制造人才,完善人才培养体系,加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,建设智能制造培训基地,打造多层次人才队伍。 该铣床进给轴为X、Y、Z三坐标控制,主轴为变频(伺服)动力驱动。能够实现对各种盘类、板类、壳体、凸轮、模具等复杂零件一次装夹,完成钻、铣、镗、扩、铰、(攻丝)等多种工序加工,适合于多品种、中小批量零件的生产,对复杂、高精度零件的加工更能显示其*性。 二、VMC550立式数控加工中心主要结构特点 1、底座、滑座、工作台、立柱、主轴箱等主要基础件采用高刚性的铸铁结构,保证了基础件的高刚性和抗弯减震性能;基础件采用树脂砂造型并经过时效处理,确保机床长期使用的精度稳定性,为机床性能的可靠性提供了保障。 2、X、Y、Z向导轨均为矩形导轨,导轨面贴耐磨导轨塑无进给运动的摩擦阻力,无低速爬行现象,提高机床精度寿命; 3、X、Y、Z三个方向进给采用的高精度高强度滚珠丝杠,进给速度高,机床的定位精度高; 4、X、Y、Z三个方向导轨、丝杠都采用密闭防护,保证丝杠及导轨的清洁,确保机床的传动及运动精度; 5、机床外防护采用全封闭结构设计,安全可靠;可选用半防护结构。 6、机床操作系统采用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,操作方便; 7、采用先进的集中手动润滑装置,工作稳定可靠; 8、 机床配套国内外数控系统,可选配进口CNC控制系统,功能齐全、操作简便,精度稳定、可靠; 三、VMC550立式数控加工中心主要技术参数 1)采用国产C3级加工中心级丝杠 2)精密丝杠轴承 3)进口精密丝杠锁紧螺帽 4)8000转BT40主轴。 5)喷塑全防护外罩 6)国产润滑系统,,照明系统,冷却系统 7)三相不锈钢防护 8)全树脂砂铸件,经多次人工时效处理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